“迷信”的定义: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迷信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说。“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
理论上,如果不具备科学素养,都存在着“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素养,也会抱某种迷信(如迷信巫医、风水、算命)。与迷信对立的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一种允许自我证伪的动态开放的可靠方法(科学不是任何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形式逻辑和证据。而迷信是无条件接受,不允许质疑、没有形式逻辑、不需要可靠证据,是盲目相信。说迷信科学,就如同说迷信数学——未来人可以说今天的人“迷信”落后的数学理论(如平面几何),但不能说迷信数学,因为数学就是方法。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迷信”现象具备了现代特色,或假借科学名义,或以弘扬传统为使命,而迷信主体则由农村转向城市,转为有知识、高学历人群,甚至转向了国家官员。特别是199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频频使人困惑的“官场迷信”。这种官场迷信,萌生于官场之中各级官员对其上司的供奉和迷信,大多源自于官场民主的缺失,把自己的上司、顶头上司视为官场的主宰,左右了权力的运作及其个人的遭际和升迁的命运。在身处官场的个人仕途难以自我把握的时候,这些官员往往另辟蹊径,依托迷信,视之为自己的“护官符”和升迁秘径,以保证自己的官运亨通。究其根本原因,是“迷”在官场、“信”在权力,是一种社会权力的崇拜形式。
本质定义:迷信的本质定义就是相信了不该信的东西。人们的立场不同,所指称的迷信内容也不同。在基督教看来,不信基督教而信仰别的宗教,就是迷信。其他宗教,也是一样。佛教就辩称自己是神圣的信仰,所以不是迷信。也就是说,迷信的本义,乃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而不是“入迷的相信”。
没有“迷信科学”或者“科学迷信”的说法。迷信是没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学恰恰是追寻理由的地方。科学把道理讲得如此明白,让你觉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所以“迷信科学”或是“科学迷信”就像“方的圆”或“圆的方”一样,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只有受教育程度所限,无法理解科学道理的人,才会把科学看得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说出“科学迷信”这样不通的话来。
伪科学是指据称是事实或得到科学支持、但实际上不符合科学方法的“知识”。伪科学是一些虚假的“科学”或者骗局,经常借用科学名词进行装饰,但实际上与科学在本质上并无关联。
某些拥护伪科学的人纯粹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或科学方法的本质有所误解;但亦有人会蓄意去杜撰、散布虚假的知识去欺骗大众,以得到金钱上或其它的利益。有些人觉得所有伪科学都只是无害的娱乐;相反也有些人(如理查德·道金斯)认为所有伪科学都是有害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有一句名言:“科学经常是错的,而伪科学倒有时是对的
伪科学和科学的区分
科学可以通过严格的科学方式进行检验,在其有效范围内没有发现反例且具有可重复性。伪科学虽然宣称有科学依据,但其例证都不能通过科学实验的验证,甚至阻挠严格的验证。
经过一个多世纪科学哲学家(或科学史家)与科学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对话,尽管大家对科学方法有很大程度上的认同,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仍然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很多被贴上伪科学标签的研究者及其理论的支持者质疑分界太过严厉,一些现时被接纳为科学的领域曾被认为是伪科学,或具有伪科学的某些标志,如结果没有可重复性,缺少可证伪性。
有些理论家认为实验验证本身并非一定是科学方法,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认为在他的理论(范式理论)和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中实验方法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原文:
Daniel Rothbart 认为科学的重要标志并非实验的成功,很多真科学往往已经被实验否定。原文:
the defining feature of science does not seem to be experimental success,
for most clear cases of genuine science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falsified这是否意味着科学理论必须能够解释所有与其竞争的其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经验上与竞争理论相冲突并导致与竞争理论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这样一个理论是科学的或非科学的就依赖于历史的环境。如果它比同时代的其他解释更好,就意味着科学进步。比如在古希腊,很多领域,如:迷信(superstition),宗教(religion),魔法(magic)和神秘(the occult)被认为是正统的科学。这就是科学理论相互竞争的模型,Rothbart 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模型。(注:在古希腊,即便是苏格拉底这样死于渎神指控的哲学家,他认为自己是信神的。更具体一点,托勒密的地心说当时在预言天文现象时要比日心说更有优越性。)
库恩认为相互竞争的范式(注:科学史家拉卡托斯称之为科学研究纲领。)之间的竞争很容易导致相互漫骂,他们会各自向公众寻求支持,而公众是缺乏判断竞争理论的能力的。科学哲学家 Larry Laudan更认为伪科学一词并无科学意义,它大多时候描述了我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需要站出来并进行理性的讨论,我们会冒出伪科学或不科学这样的词汇,
它们完全是空洞的说法并仅仅对我们的情绪有影响。原文:
"If we would stand up and be counted on the side of reason, we
ought to drop terms like ‘pseudo-science’ and
‘unscientific’ from our vocabulary; they are just hollow
phrases which do only emotive work for us".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Richard McNally 认为:
伪科学一词仅仅是在传媒争论中快速否定对方的煽动性的废话。原文:
"The term 'pseudoscience' has become little more than an inflammatory
buzzword for quickly dismissing one’s opponents in media sound-bites"
伪科学与原科学的区分
原科学(protoscience)处于假说或不完善阶段,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也没有被推翻的理论。原科学并不反对科学验证,但由于其结果不完全确定(催眠术等)、难于验证(例如古代宇航员理论、夸克)等原因,现时还无法作出定论。
伪科学与科学骗局的区分
伪科学所声称的“知识”虽然并没有科学支持,但其提出者未必有借此牟利或欺骗的主观动机。科学骗局是借用科学或伪科学来达成目的。王晓明所谓的N色定理、十色定理等就是典型的科学骗局。
没有经过完整归纳、验证的知识,无法纳入科学体系,但并不是伪科学。例如日常生活的经验和直觉。
科学之外的其他知识体系,不能以伪科学来评判。例如文学、艺术体系,不适合用科学、伪科学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