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研究

标题: 论我国UFO研究形势及走向 上海 楼锦洪 [打印本页]

作者: 关注者    时间: 2016-4-2 16:29
标题: 论我国UFO研究形势及走向 上海 楼锦洪
我国UFO研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经走过了38个年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制定对策,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UFO研究,开展UFO研究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UFO研究形势及走向,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抛砖引玉,供广大的UFO研究专家同仁参考。
一、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中国UFO研究事业
1947年6月24日,美国人尼恩.阿诺德将看到的UFO首先在媒体上披露后,UFO研究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在40年代,我国江苏地区的几次UFO事件,曾经轰动一时,众说纷纭,只是犹如昙花一现,动荡的社会很快将其淹没了。直到70年代中期,我国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UFO是何物,更谈不上把UFO作为未知事物进行研究,很显然,比较西方国家,我国的UFO研究起步较晚,有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回顾我国UFO研究的历史,本人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思想准备时期(1978年11月—1980年4月)
1978年1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沈恒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UFO一个不解的“世界之谜”》,这是在我国重要报纸上首次刊登的主张研究UFO之谜的文章,从而,揭开了我国UFO研究的序幕,文章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强烈的反响,日本、美国及香港、澳门等地报纸都先后进行转载。同年11月27日,第3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格林纳达政府的提案,我国政府投了赞同票。时隔不到一年,《光明日报》科学版刊登了邹新言的《飞碟存在吗?》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的UFO目击报告。80年开始,国内许多报告杂志相继刊登介绍UFO的文章和图片,国人为之耳目一新, UFO以自己特有的魅力,首先在各大专院校漫延传达,然后走出校,向全社会每一个角落延伸扩大,成为广大追新族、好事者街头巷尾校园内外的热门话题。联合国的首肯,新闻媒体的介入,大学的催化,为中国UFO研究的全面铺开,完成了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时期(1980年5月—1997年3月)
1980年5月1日,由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发起的“中国UFO爱好者联络处”改组为“中国UFO研究会”(CURO),同年12月4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宣布“中国第一个UFO研究民间组织”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UFO研究全面推进的开始。1981年2月25日,我国第一个关注UFO现象的刊物《飞碟探索》正式面世,刊物以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发行量最大的UFO专业杂志,为我国UFO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讨论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3月12日,中国UFO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26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围绕中国的实际状况,探讨了我国UFO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制定了中国UFO研究会的章程,确定了中国UFO研究会的主要任务。以后,中国UFO研究会陆续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明确地提出了高举学术研究的大旗,开展UFO研究活动的思路,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性的UFO学术研讨会”、“首届海峡 两岸UFO学术研讨会”、 “94 亚太地区UFO资料展示暨学术交流会”等学术讨论。为全国UFO研究的全面推进、健康发展,起到了组织协调的作用。可以认为,这一时期是我国UFO研究呈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收获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思考调整时期(1997年9月--)
中国UFO研究起步晚、发展快的现实,不可避免地隐藏一些客观矛盾和危机,例如:发展与平衡,传统与创新,主流科学与边缘研究,上层建筑与基层组织,学术研究与经济实力等等。1997年9月10日,国家民政部社团管理司管理处约见了中国 UFO研究会指出:中国UFO研究会没有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不符合国家社团管理法,必须解散组织,停止活动,标志着中国UFO研究进入了思考调整时期。随着矛盾的积累和深化,如不进行适度的调整改革,最终必然影响到整个UFO研究的发展。针对存在的矛盾和困境,我国UFO研究者开始深层次地思考面临诸如此类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大连、北京等地研究会提出的开展地方团体联谊的倡议;河南省UFO研究会开展关于加强学术研究、发展科技开发的讨论;上海地区成立UFO探索研究中心,近10年来,积极开展UFO现象的调查和学术研讨交流、拓展UFO研究新局面,以及其他地区UFO研究会提出的各种对策与思路,都是一种极端负责,锐意进取的精神,体现出中国UFO研究进入了一个面对形势、冷静思考、适时调整的时期。我们相信,我国UFO研究通过思考调整,必将以一种更加成熟稳健的姿态跨入一个更加辉煌的时期。
二、我国研究取得成果与特点
回顾38年的历史,我国UFO研究者在没有国家编制,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凭着一股为科学献身奋斗的精神,严以治学,默默奉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形成一定的特色。
(一)、主要成果
1、在组织建设方面。1980年5月,中国UFO研究会正式成立,为中国研究研究事业发展发挥了领头和示范的作用。紧接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相继成立各地区UFO研究组织。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1月,全国有25个地区成立了省级民间研究组织,有26个重要城市成立市级UFO研究组织,其中有10余个省市UFO研究会完成了社团登记注册。全国UFO研究会会员已超过2万余人。据有关方面分析,UFO研究人员中高级知识分子占百分之十五以上,科技人员占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许多会员和顾问都是国内各学科高级资深学者专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为了迅速跟踪和调查UFO事件,我国各天文台都有热衷于UFO观察研究的顾问,在黑龙江、西藏、新疆、海南等地的农场、高原、海岛也有密切注意观测的会员。目前,我国研究组织已经逐步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巴西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UFO研究机构建立起通讯交流联系,我国UFO研究专家多次在国际性UFO学术交流论坛上发表演说而获得好评。
2、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UFO研究有一个从大量的UFO案例积累发展到广泛研究剖析UFO现象成因和规律的过程。
80年代后期,UFO研究者对于UFO飞行原理的探讨,引向UFO原理应用研究阶段。有关的现代电磁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平行宇宙理论、多维时空论以及超速现象、第五种基本力学等观点大胆亮相,取得了许多可喜的学术成果,引起了一场对于传统科学观的震动。例如:杨学铮的《磁性飞行器探索》一文,提出了“利用地磁与飞行器本身发出的电磁场强弱作用获得所需的‘力’”的观点。印东杰的《质能转化过程的耗散结构》文章,探索了“利用质能转换,为人类生活提供新能源”的设想。贵阳马瑞安的《射流推进飞碟乘具》报告,介绍了“利用航具表面分布的喷流(在大气中可用发光的高温喷流),使航具获得推进力”的试验成果。
90年代初期,中国发生了多起震惊中外的UFO事件,广大UFO研究者先后多次对黑龙江凤凰山、贵州都溪等地进行科学考察,完成大量的实地取样和科学实验,经整理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引起全世界UFO研究专家的关注。
其中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精辟的论点和独到的见解,给UFO研究历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例如:中国科学院邹有所的《球状闪电,地光火球和UFO大气中的等离子体火球》提出了“UFO有时是一种等离子火球”的观点。云南天文台张周生的《四川省的一次UFO事件》全面分析了螺旋状UFO的成因,并对UFO现象进行了分类,认为有“高空中自然天体造成的”,“人们对正常空中飞行物的错觉”,“大气中尚未探明的物质凝聚与爆炸现象”,“来自宇宙中其他星球的飞行器”四种可能。武汉董妙先的《多四季论,破解世界之谜的钥匙》主张“地球处在一个多四季的宇宙空间”的观点,提出“生物圈周期性的从一个星球转移到另一个星球”的思想。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几十年如一日关注研究UFO现象,提出量化半量化分析UFO研究观点,以理性态度探索UFO取得成果,深获国内外主流科学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随着中国社科研究的进一步开放和升温,我国UFO研究与历史疑案、文化之谜、神秘现象研究相结合,开展了多方位、多触角的不明现象的探索研究。例如:对周朝《易经》、汉朝“昆阳大战”、安顺“红岩天书”、浙江“龙游石窟”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UFO研究的研究范围,体现了中国UFO研究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色,开创了我国UFO研究不同于别国的成功之路。
3、在科普宣传方面。我国UFO科普宣传经历了从《人民日报》发表第一篇涉及UFO文章开始发展到UFO科普宣传系统化、规模化、大众化的过程。1981年2月25日,《飞碟探索》创刊号以宣传UFO为宗旨的专业杂志面世,刊登了兰都的《UFO是什么?》、奚野的《关于外星人的模样》等文章,开辟了一个大众喜闻乐见的UFO科普平台,受到广大UFO爱好者以及青少朋友的欢迎。1984年2月,我国第一部由昆明电影制片厂和云南省UFO研究会联合摄制的专题片《飞碟在中国》通过审查,该片以大量的国内外UFO案例,客观地向广大观众介绍了UFO现象,对普及UFO知识,破除盲目迷信,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6年2月9日,我国首届UFO展览会在武汉青少宫开幕,展览会共展出我国唐、宋、元、明、清、民国至80年代典型UFO目击报告108件。这次科普宣传使广大群众、科学工作者、国家干部、军人以及青少年眼界大开,受益非浅。进入90年代,我国UFO研究组织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在有关专业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寻找地外文明》、《UFO在中国》近40余集的电视片拍摄工作,同时,还完成了对有关目击案例专题考察过程记录片的拍摄,有的科普电视片、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随着UFO研究的逐步深入,UFO科普宣传结合大专院校学生专业协会活动、大众娱乐场所、庙会集市等机会,举办各种规模的UFO知识讲座、展览会、交流会,扩大了UFO知识的普及,通过宣传,发展和培养一批热爱UFO研究的力量。近几年来,一大批UFO研究专著译本陆续出版,例如:杜云编著的《第四类接触》、文涛编著的《外星人与宇宙之谜》、天让编著的《星际大移民》、麦赫编辑的《第五类真相》等等,这些专著译本的出版,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研究探讨了UFO现象和人类应该采取的态度,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探索性,为我国UFO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可读性和鉴赏性,是扩大UFO科普宣传极好的素材。必将为我国研究的发展发挥出明显的催化作用。
(二)、主要特点
经历20个年头,我国UFO研究走过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形成了以下的主要特点。
1、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UFO研究队伍。经过38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地域分布广阔、学历层次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在UFO现象的追踪、UFO应用理论的研究、UFO研究的深化等等方面,这支队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UFO研究中,互相协调、互相呼应、互相联络、共同提高的良好状况。例如:黑龙江凤凰山事件的寻访、贵州都溪事件的研究,萧山UFO案例的协助调查等等,都反映出全国UFO研究者互相协作共同攻关的好势头。
2、建立起一种治学严谨的UFO研究氛围。38年的UFO研究探索的艰苦历程,我国UFO研究呈现了一支以各地区精英为代表的治学严谨、高度负责的研究专家队伍,在他们的带领影响下,全国形成了一种求实严谨的研究氛围。在UFO目击调查,UFO机理研究,UFO历史考证等研究中,不搞伪科学,不搞迷信,不搞人言亦言,采取了科学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北京张茜夷等人的《关于凤凰山FO事件的调查提要》、南京王思潮老师等人的《螺旋发光体UFO事件的研究》等等,都是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客观、求证、如实地记录分析了当地发生事态的经过,得到了各方面的称赞。
        3、积累了一套适合国情的UFO研究方法。我国长期的UFO研究,在没有国家投入、没有基本设施的困难条件下,逐步摸索积累了一套适合国情的基本可行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以最小的投入,创建最佳的研究成果。采取自筹活动经费,依靠自觉的奉献精神和研究者创造性的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开创UFO研究新的局面。例如:通过自费进行UFO案例目击调查、通过筹资举办研讨会、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课题研究等等;再如:办展览、出简报、作讲座等等,也都是通过这种途径与精神,把事情办成办好的。笔者认为:这是一套区别于发达国家适应国情并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经验。
三、我国UFO研究新的走向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我国UFO研究同样面临着一个调整思考改革的过程,UFO研究面临新的挑战,呈现新的走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UFO研究的深入发展,从客观上看,我国UFO研究的指导思想、组织建设、研究模式、支撑条件等方面,必然存在一个如何适应社会现实的过程;同时,从主观上看,我国UFO研究也有一个不断克服不足、改革弊端、完善机制的过程。从我国UFO研究的现状出发,笔者认为:我国UFO研究已经呈现了三个新的走向:
1、我国UFO研究从全国大一统的方式向以地区为主体的研究模式转变。全国大一统的研究方式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能够在大手笔、大战役上统一规划,统一步伐,集中力量攻关作战,体现出她自身的优势。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暴露出一定的弊端,例如:各地区的条件无法统一,研究水平也各有差异等,要统一研究统一行动确有难处。实践证明,以地区为主体的研究模式,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地区的积极性,更能体现政策掌握的灵活性,研究内容也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我国UFO研究工作的发展。当然,以地区为主体的思想并不排除全国性活动的协同作战,也不排除各地区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可能。这种以地区为主体的研究模式,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出现的,也是我国UFO研究面临挑战、顺应潮流而改革调整的一种体现。
2、我国UFO研究从群体志趣集合状态向强强联合协同开拓的阶段发展。从历史上看,我国UFO研究组织首先是一群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有识之士集合的产物,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研究水平等差异,UFO研究也难以得到合作取得成果。目前,许多地区UFO组织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沟通协调,寻找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力量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北京上海联手开展萧山机场UFO事件的调查;上海、宁波两地优势互补、合作举办UFO研讨普及活动,都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笔者认为: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地区与地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地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格局,将成为一股推动我国UFO研究发展新的动力和新的潮流。
3、我国UFO研究从单纯学术研究阶段逐步向争取外援创办实业的目标过渡。市场经济意味着一切事业都应该用经济头脑思考,按市场规律办事。学术研究离不开经济支撑。特别是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UFO研究饱尝了无米之炊的苦衷,UFO需要有识之士的外援支持,同样需要UFO探索爱好者的精英创办自己的实业。笔者认为:UFO事业本身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实业,应该充分认识UFO是一种无形资产,利用好这笔无形资产,就是争取外援、创办实业的开始。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许多地方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例如:如宁波鄞州协会争取大学图书馆支持,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硬件促进了UFO探索步伐,拓宽了UFO知识普及。大连研究会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有关部门共同筹建“外星人小镇”,既能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旅游项目,又具有现实的普及UFO探索的意义。争取外援创办实业,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完善拓宽,从而建立和完善UFO探索的造血功能,支持UFO探索研究事业的发展。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能认真总结经验,认准努力方向,高举学术研究的旗帜,脚踏实地,因势利导,以新的姿态迈开新的步伐,我国UFO研究前途必然是一片光明。
                                   2016年4月2日修改



作者: njgpx    时间: 2016-4-2 21:28
对我国ufo发展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总结,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思想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在没有任何金费来源的情况下,这种形式也为民间研究和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一阵地,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以便集思广益开展研究,也就成为现阶段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我觉得应该联合国内的相关网站、论坛,进行有组织的宣传活动,在有影响力的论坛上开展主题辩论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
作者: WXZ    时间: 2016-4-3 23:11
njgpx 发表于 2016-4-2 21:28
对我国ufo发展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总结,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思想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在没有任何 ...

已走过三个阶段,期待新的阶段的到来和深入。
作者: 孙国治    时间: 2016-4-6 00:27
筹建专门研究机构,探索研发无毒无污染的新动力驱动的碟型飞行器。
多领域多学科 跨越联合 开展研究  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古今中外的目击案例和案例史料。
为积累研究经费,建立研究经费基金会并广扩财路,发展技术、文娱等领域的经济实体。
作者: 泡沫原理    时间: 2016-5-6 17:34
很不错,火前留名。看完啦,先马再看的,写的真好,说不定哪一天UFO研究也会成为人类重点研究的正派学科。

作者: 风华    时间: 2016-5-7 17:57
我们现在还是民间组织,是不是太落后了?学学美国。




欢迎光临 UFO研究 (http://ufocn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