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研究
标题: 2010.7.8萧山UFO照片分析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关注者 时间: 2015-5-29 09:45
标题: 2010.7.8萧山UFO照片分析报告
案例编号:20100701-1
分析人员:白涛
背景 2010年7月8日媒体上突然发布一条消息,并进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内原文播出。该新闻报道内容为:
新华网杭州7月8日电(记者 章苒)记者8日从杭州萧山机场获悉,造成7日晚上机场封锁,大批航班备降宁波、无锡的不明飞行物事件,有关方面已经介入,但还没有找到它的下落。
机场相关新闻发言人称,航空监管人员7日晚9点左右发现机场上空有不明飞行物后,随即通知旅客,封锁机场。
“候机楼的旅客、停机坪上的工作人员都不可能目击到这个飞行物”,一位机场工作人员透露,“一些观测仪器才能发现”。
萧山机场新闻发言人称,目前调查正在进行,机场秩序已恢复正常,但监管人员掌握的不明飞行物信息在调查清楚前不便公布。
机场封锁的一个小时导致7日晚大量航班备降宁波、无锡等地的机场,航班晚点在三四个小时以上。。
该报道发出后立刻引起次日大量跟踪报道,并逐步有配图显示有人捕捉到疑似不明飞行物影像。其中引用最多的是萧山镇居民麻世俊先生所拍照片,其报道如下
照片的拍摄者萧山新街镇居民麻世俊告诉新华社记者,当晚他正陪妻子在家附近散步,并带上了新买的单反相机拍夜景。 “感觉到头顶有亮光,我抬头一看,一道明亮的白光正从天空中飞过,就拿起相机拍了下来。”麻世俊说,“拍摄时间是8点26分。” 另据报道 麻先生平时就喜欢摄影,他用的相机是佳能EOS500D,刚买不久。“晚上8点半不到,我看到天上有个东西很奇怪,亮亮的一个光点,一闪一闪,但又不是我们平时见的飞机那样的闪光。”麻先生很好奇,于是飞跑回家拿出相机,“天很黑,我把感光度调到了1600,用的是18mm的广角,手持拍摄,打开后帘同步,快门速度是2秒,光圈3.5。我生怕抖得厉害,屏住呼吸的。”麻先生按下了快门,终于捕捉到了“发光体”,时间是晚上8点26分。尽管影像有点虚,但“发光体”的运行轨迹清晰可见,他在空中移动,发出黄色和红色的光。“过了没多久,东西就不见了。”麻先生说。
“不过,那天晚上拍到的是不是飞机,是不是萧山机场上空的那个不明飞行物,我也很难说清。”麻世俊说,照片中的飞行物他也只看到了十几秒,等拍完第一张抬头再看,飞行物已经不见了。
Figure 1图为麻世俊先生在7月7日晚8点26分拍摄的照片。
除此以外,网上还有其他报道以及照片陆续出现。经初步判别均为飞机不需重复分析。在此仅对麻世俊先生所拍照片进行技术分析,提交本报告。
技术分析原始信息分析 目击者所提交的照片经王思潮老师联系获得图一麻先生所摄照片原件IMG_0005.jpg,获取其中的EXIF参数如下。
麻先生所摄照片原件IMG_0005.jpg:
曝光时间: 2.5 秒
光圈数值: F/3.5
曝光程序: 普通程序
ISO 感光度: 1600
拍摄日期: 2010-07-07 20:26:06
闪光灯: 关
焦距: 18.0 毫米
测光模式: 区域测光
曝光补偿: 0.00 EV
分辨率(X): 72.00dpi
分辨率(Y): 72.00dpi
相机型号: Canon EOS 500D
镜头型号: Canon EF-S18-55mm f/3.5-5.6 IS
焦平面X分辨率:4752000/894
焦平面Y分辨率:3168000/593
焦平面分辨率单位:英寸
照相机生产商网站上提供的照相机说明如下:
EOS 500D采用佳能自主研发生产的22.3×14.9毫米APS-C尺寸CMOS图像感应器,单个像素尺寸约为4.7μm,实现了约1510万有效像素高画质,镜头焦距转换系数约为1.6。
基本分析 我们首先发现其快门速度为2.5秒,手持拍摄画面产生抖动。从照片内地面景物灯光也可看出抖拖明显。但该亮点显然也有出现同样抖拖情况,可见其被曝光过程中与地面灯光显然处于同等环境。
画面逻辑分析
Figure 2标注点位移动分析一
Figure 3标注点位移动分析二
画面有一条红色两线,线上有规律性分布的白色亮点,另外有三条粗亮线。在画面上取若干标志性亮点和拐点做测量,发现存在明显规律,不仅表面布局保持稳定,而且相对位移也几乎相同。
技术分析速度分析
经过测量,几道光迹长度在590~600像素范围,取最大值用于推算该物最大速度。
已知焦平面分辨率为:x= 4752000/894=5315.44; y= 3168000/593=5342.33
首先推算物体焦平面投影的最大速度。已知物体在焦平面投影长度为:600 Pixels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BB.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BC.tmp.jpg 5315.44=0.11"
快门时间为2.5秒,假设物体长度趋向于1像素,则物体焦平面投影最快运动速度为: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BD.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BE.tmp.jpg
其次推测物体造成拖影模糊所需最小速度。为了快速估算出物体影像在焦平面位移的数值,可以通过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中提供的方法求出近似值,用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为英哩/小时)乘上系数20,将其得数再乘上快门速度的秒数,即:
物体运动速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BF.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0.tmp.jpg 20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1.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2.tmp.jpg 快门速度=物体位移值
代换前式得:
物体运动速度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3.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4.tmp.jpg20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5.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6.tmp.jpg2.5 =0.11"
得物体在焦平面运动速度=0.0022 英哩/小时 合0.004公里/小时
最后我们推算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按照复旦大学摄影教程提供的影像率计算公式,影像缩小律=物距/像距以及像高:像距=物高:物距,演化即可得焦平面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关系:
Equation 1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C7.tmp.jpg
式中
f为焦距,
Ss为物体运动速度
D为被摄物距离镜头距离
S为被摄物运动物体投影于焦平面运动速度
照片IMG_0005焦距f=18mm,乘以焦距系数1.6后等于28.8mm 焦平面速度S=0.001m/s,假设距离为D,代入上式得到物体运动速度Ss=0.035D m/s。
假设D为100米,则物体运动速度= 3.5米/秒,合时速12.63公里;
假设D为500米,则物体运动速度=17.5米/秒,合时速63.0公里;
假设D为1000米,则物体运动速度=35米/秒,合时速126.30公里;
假设D为2000米,则物体运动速度=70米/秒,合时速252公里;
假设D为5000米,则物体运动速度=175米/秒,合时速630公里;
影像分析 我们取疑似物局部做色彩增强,得到局部影像如下
随后对增强部分进行查找边缘影像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从这个局部可以看出在两点与光迹之间部分有实体存在,可以进一步搜寻轮廓,可隐见机尾外形。故此认为这是自右向左飞行的飞机,进而判断左侧白雾状应为大光灯漫反射。
综合分析
2.5秒的曝光时间内形成的光迹有明显规律性亮点,亮点无拖影说明其为闪亮,红线和粗亮线有拖影说明其为常亮。由画面可以推测出有3道高亮和一道红光为常亮光源,另有2个白色闪亮光源,且其呈现短时间内连续闪亮两次,形成两个亮点留影。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寻找符合条件的已知飞行物。
Figure 4夜航飞机着陆灯光轨迹,红线为左翼,绿线为右翼
装在飞机内部和外部的交通灯,主要包括着陆滑行灯、航行灯、闪光灯、垂直和水平安定面照明灯、驾驶舱照明灯和客舱照明灯等。
n 着陆滑行灯装在飞机的左右机翼上或机头下面,用以在夜间起飞、着陆和滑行时照亮前方跑道或滑行道。有些飞机上的灯的发光强度是可调的。
n 航行灯装在飞机机翼的翼尖和飞机尾部。翼尖灯左红右绿,尾部灯为白色,供在夜间识别飞机的航向,工作时长亮。
n 闪光灯又名防撞灯,有两种。用以在夜间标志飞机的位置,防止飞机相撞。
u 红色防撞灯:又叫做信标灯,英文为EACON LIGHT或BEACON,其分别安装在飞机的上、下和中部各一只。两灯交替闪光,每分钟闪光50~80次。闪光由脉冲氙灯或由旋转的聚光灯发出,此灯在飞机推出及发动机运行时打开!(只要飞机动就必开)
u 白色防撞灯,英文为STROBE LIGHT。此灯通常位于翼稍前后各一只、尾椎一只。波音飞机安装在左右翼稍后尖各一只、尾椎一只,共三只;空客飞机安装在机翼翼尖前后各一只、尾椎一只,共五只。此灯根据机型适配的控制器不同,以一定地频率爆破闪烁,亮度很高。在得到进跑道许可后才开此灯,离地一定高度以上可以关闭此灯。落地脱离跑道前关闭此灯。
n 垂直和水平安定面照明灯用以观察垂直安定面和水平安定面上是否结冰。
n 驾驶舱照明灯提供仪表板和操纵台的照明,以及报务员和领航员的工作照明。
n 客舱照明灯包括客舱内顶灯、旅客阅读灯、紧急出口灯和过道、行李间等处的照明灯,多数以荧光灯为光源。
通过这些比对,可以看出符合飞机航行灯特征。即画面内有红色翼尖灯、白色防撞灯和着陆滑行灯。
通过卫星地图查看,新街镇所在位置正好处于萧山机场航线上,如下图所示。所以这位摄影目击者应该频繁看到飞机起降。
Figure 5 拍摄地点新街镇与萧山机场航线位置示意图
经过影像处理,我们可以在画面右侧看出机尾的外形,右侧有着陆滑行灯光漫反射,则应为机头方向。从画面也可以看出,左翼红色翼尖灯朝向镜头,飞机飞行方向是从画面右侧向左飞。由此推测拍摄位置应该在主航线以北向南(降落航线)拍摄,或反之(起飞航线)。
民航飞机按跑道入口速度分5类
A类:<90节(166.67km/h) 如TB-20 Cessena172 运-5
B类:91~120节(222.22km/h) 如 运-7 ATR-72
C类:121~140节(224.092~259.259km/h) 如737系列 320系列 767(300以下) 330等
D类:141~165节(305.556km/h) 如767-400 747-400 777-300等
E类:>165节 暂无现役飞机(曾有图-144及协和)
按照前面计算的速度与距离关系,该飞行物距离摄影镜头距离应该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
结合前面的分析,机翼末梢的航行灯与照相机曝光时状态,符合画面逻辑。因此本分析报告认为目击者拍摄到的是飞机长时间曝光拖影情景。
分析验证 经上海市UFO探索研究中心王思潮老师通过记者联系到拍摄者麻世俊本人确认摄影位置与拍摄方向,经Google Earth 定位测量证实在航线北侧向南拍摄,距离大约在航线北侧1500~1700米左右
Figure 6摄影地点与镜头朝向确认
经Google Earth测量,机场跑道西触地点到摄影点南侧的水平投影距离约为8公里,我们按降落角度3度(民航飞机降落最优角度)估算高度如下:H=tan3x8km
估算出飞机高度H大约在420m左右,降落角为5度时H大约在700米上下
同理,测得摄影点到飞机航线投影距离L约1.5~1.7公里,根据勾股定理 D2=H2+L2
得到镜头到飞行物距离D为1779米左右。代入Equation 1得Ss=62.265 m/s 合224.154km/h,
如果水平距离L取值1500米,高度取值700米,则得到D=1655.295米,Ss=57.935 m/s 合208.566km/h,。如果降落角度更高,则进场速度更快。上述第一个数值符合C类跑道入口速度,也就是737系列 320系列 767(300以下) 330等飞机入场速度,第二个数值符合B类跑道入口速度。所以在这些估算范围内,与民航飞机速度特征吻合。
经查询拍摄当日气象资料,以及机场五边航向,确认风实况 (Bft):2010年 7月7日 北京时间 20:30杭州机场为东风。起降方向为西向东起降。此结果则与我们的分析结果推测完全吻合。至此本报告确认本例目击报告实际拍摄到的是降落飞机。
上海市UFO探索研究中心
作者: tansuozhe 时间: 2015-5-29 18:49
分析深入细致,好文章。
作者: 看星星的蚂蚁 时间: 2015-5-30 10:01
非常专业的分析报告,严谨合理,开眼界了。
看来我是远远低估了摄影器材和拍摄方式所能造成的误导作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5-5-30 11:50
质疑!!!
若是飞机,很简单,就照片拍摄时间,问问萧山航管部门这个时间有无这架飞机通过和降落不就成了!!!
同时,为什么会出现航空管制现象!?管制时到底出现了什么事!?这么多专家来参与调查和破案,难道没有问题出现是来玩的!?
作者: 外星飞船目击者 时间: 2015-5-30 12:34
或者说,这个就是架飞机。真真造成萧山UFO事件的UFO并没有被拍下来的照片?!
外星飞船目击者徐军
作者: lyzssdlh 时间: 2024-7-6 11:21
有疑似被拍下来的照片以及视频,但是第二天大多数照片和视频就被大规模删 除了,可能是出于这件事被升级为保 mi级,当年有被封的贴吧里有人爆 出 内 幕,不详细说,可以看一下我发的主题,有关于萧山j场该事件的相关信息整理。
欢迎光临 UFO研究 (http://ufocn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